空の領域

又一个坑爹的神站 大人說:要清爽 要低調

0%

警惕童年缺失

今天在轻轨上看到上来了一家人,孩子哭着喊着想要妈妈给他买十块钱的贴纸,母亲以十元钱够一些小朋友的一顿饭之类的理由拒绝了小朋友……突然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似乎也有类似的经历,触景生情,不小心就哭了出来。

如果卖贴纸的就在旁边,我可能会自己掏钱给小朋友买这份贴纸,然后告诉他合理的请求和胡闹的区别和界限,告诉家长应该怎么样去更好的说服孩子。

然而距离卖贴纸的人可能已经有了很远的距离,我只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家长自然不知道,很多时候,他们觉得小孩子心性,过段时间就过去了,可能一辈子都过不去,成了童年的一个遗憾,也会对之后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时常和父母争论的话题是:我现在的性格到底是不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所导致的。

我的主张一向是父母童年教育占了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我花了更多时间去修复一个错误的个性。

当然,其实这位母亲已经知道「晓之以理」,比之我当时,似乎是高明了不少:

在我幼儿园的时候,我和母亲走在街上,看到地摊上有人卖桃子,前面的人买了桃子走了,我也想尝尝,于是站在那里想让母亲也去买,然而母亲粗暴的把我拽走,说着不买,之后就成了拉锯战,我不肯走,她拖着我,甚至有些动手的意思,街上却不便发作——很多事情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当时她说「我们没有钱,买不起」,这几个字,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我第一次开始接受现实,知道了世界上有着更多童话以外的无奈。

当然,在当时也是免不了一顿大骂了。

自此之后,我再也没有提过「要什么」,更多的时候,只是站在橱窗前,静静地看着,倘若他们来问我,我便摇摇头:「不,不要」。

可以说「没有钱」三个字是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至今我的一些决策仍然要考虑这一因素。这并不是说真的是因为没有钱造成的,而是孩子们心中可能有很多美好的幻想,过早的戳破这些幻想的泡沫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是一种永远的缺失和痛苦。有时候家长善意的谎言对于孩子或许会更加美好——其为「动之以情」。

幸好,无产阶级通过一代代的奋斗终究还是会站起来的。只是那水果摊前,橱窗前的小小心愿,却是再也换不回来。

也幸好,在最困窘的时候,家人依旧舍得为我买书,从某种意义上救赎了一个灵魂。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