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の領域

又一个坑爹的神站 大人說:要清爽 要低調

0%

英雄的价值 -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感

上周末去看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体验了一把李安高科技的感觉,当然由于没有看过 24 帧和 60 帧的版本,没有对比,也就不太好评价了,当然,出影院,我就在说,我很高兴美国依旧能够反思他们在战争期间的表现,可惜是个中国人拍的。

美国民众需要战争的英雄,于是又了林恩一行人,然而英雄终究只是一个符号,离开了战场,他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所有人都只是想压榨他们的价值,仅此而已。 比利·林恩的几个悲剧,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想必也是如此:

他们的荣光,不见得是光荣。他们每天所做的事情到底是在反恐还是在制造恐慌,恐怕国与国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不由得想到二战时期,日本在国内也是打着帮助天朝的名义进行侵略。尽管这是「反恐」,但依旧是带有私欲的干涉。

众人高呼的英雄,不见得真的受到认可。更多的人是在消费他们的价值,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没有人真正明白战争的残酷,在美国国内和战争前线镜头来回切换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前者是因为冷漠的人们,后者是因为战争的残酷。战士的伟大付出,在资本家的手里可能只值两千美元,即使他们是在用生命和敌人做斗争——恐怕敌人都来得更要从心底里尊敬着他们。

美女所爱的人,不一定是他。林恩有个一见钟情的女孩,他以为她对他是真心,在影片的最后却告诉我们,她所爱的,只是一个「英雄」,这个英雄可以是比利·林恩,可以是任何人,这可能是童话故事带来的最美好的憧憬,对于「英雄」而言,却比这个残酷的多。

所有人都在屏幕面前鼓着掌,称赞着他们,却没有人发自内心的认可他们,对于这些前线的战士而言,战争仿佛就是全部——毕竟回来了以后,留给他们的还有什么呢?他们只是一个个被资本家弄得团团转,只会打架的小混混。

影片确实露骨的向我们展示了资本的罪恶和人性的丑恶之处——是的,或许我们一直都知道,却天真的以为有些地方不一样,战士们厌倦了战争,却发现和平之下的「战争」更让人难以揣测。

正好曾经也写过两篇小说,同样的是英雄末路,感觉真是悲哀,人不因为社会阶级提高而提高了思想道德。

每次这种时候,都会想起金庸先生给《笑傲江湖》写的后记中有一句:过去几千年是这样,今后千年恐怕仍会是这样。甚是悲伤。

之后就做了噩梦,挺可怕的一个梦,不过那是后话。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